在日常的学习、工作、生活中,大家一定都接触过作文吧,作文根据写作时限的不同可以分为限时作文和非限时作文。那么你知道一篇好的作文该怎么写吗?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除夕作文10篇,仅供参考,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。
除夕作文 篇1
十二点的钟声敲响,一阵阵炮竹声打破夜晚的宁静,过年了!马年的脚步走到了我们身边!我和爸爸拎着各种各样的烟花跑到楼下,夜晚冷冷的,冬风也阻止不了我放烟花的热情!
燃放“满地珍珠”时,地上亮闪闪地,好象洒满了珍珠,一颗颗白色的小珍珠到处乱滚,吓得我左跑右跳的;燃放“五彩缤纷”时,就像挂起一道彩虹,它不停地变换色彩,红色、黄色、蓝色、绿色……各种各样的颜色,真称得上是五彩缤纷啊!这亮丽的颜色让我们更加兴奋了。
就在我们的烟花快放完的时候,突然无数的大礼花腾空而起,让我们暂时还没有消退的热情,一下子又激昂了。宁静的天空成了花的海洋,又像是一位漂亮的仙女在花海里挥洒闪光的雨露。一会儿升起一个圆圆的红色花球,一会儿又升起一把绿色的大伞。烟花在天空绽放后,散出无数“花粉”,“花粉”像从天空中倾泻下来,变化莫测,多么美妙啊!盛开的鲜花越来越多,让我目不暇接,使除夕的夜晚变得五颜六色、万紫千红,令我好不欢呼雀跃,兴奋极了!
在烟花的绽放声中,我身边看烟花的人越来越多,一声声的惊叹声、笑声交织在一起,从人们的笑声中,我听出了大家对平安的渴望,事业的期盼。在人们的盼望中,我双手合十,默默的许下我的新年愿望:我希望每一个对梦想追求的人都会美梦成真,事业不顺利的立刻马上成功,每一个家庭和和美美,每一个学生天天向上……
除夕作文 篇2
今天是大年三十20xx年的最后一天——除夕!
中午,我们一家人去爷爷奶奶家吃过年饭,这饭吃得可香了,奶奶烧了好多好多的菜,有我喜欢吃的鱼、虾还有鸭……我吃的可开心了。吃饱了,喝足了,就跟妹妹一起玩,跟哥哥聊天,一点也不闲着。一直到两点半,我们一家人才回去。在回家的路上,爸爸说:“我们去买鞭炮。”我高兴的叫了起来:“耶!”爸爸一边开车,一边看马路边有没有卖鞭炮。终于看到一家卖鞭炮的了,我兴奋极了,连忙停下车,连跑带飞的跑去。“哇!好多呀!”这里的鞭炮琳琅满目,眼睛应接不暇,最后,我买了“冲天炮”、“旋转魔球”、“彩色鞭炮”和“甩甩绳”。
晚上,我吃过了年夜饭,就和姐姐出去打鞭炮了。我们先打“甩甩绳”,在地上写了自己的名字,可好看了。我们接着打“彩色鞭炮”,这鞭炮可漂亮了,旋转成一个彩色的球,然后放……,在这么多鞭炮中,最漂亮的就是旋转魔球了,一开始旋转变色,最后就放出美丽的烟花,让人放了一个就想放第二个。
除夕之夜真令人难忘呀!
除夕作文 篇3
大年三十也就是除夕,除夕是我国最隆重的传统节日。在这天全家人都会团聚在一起,高高兴兴、热热闹闹的在一块吃年夜饭、放鞭炮、贴春联、看春节联欢晚会等等欢快喜庆的活动。
今年我们在爷爷奶奶家里过除夕夜,可是在除夕夜的前几天一直在下雪,雪覆盖高速公路,怕去不。但是在去的前一天雪已被清扫完,高速公路通我们也能去,我非常地高兴。
除夕夜我们十几人欢聚在一起吃年夜饭,这一天的气氛非常热闹!这一桌的菜肴十分多,味道也十分好吃,让人一看就直流口水。这些美味佳肴中有清爽适口的蔬菜、肉质鲜美的大虾、喷香可口的肉、爽口滋润的汤以及那鲜嫩柔滑的鱼,这真是一桌美味大餐!
吃过年夜饭就是我们小孩最高兴的时候,因为这个时候大人们都会给我们红包也就是压岁钱。我们都怀着期盼的心情,等待大人们给我们红包,我拿到这张鼓鼓的红包,心想要好好利用这些钱。
此时只听见外面“噼哩啪啦”的鞭炮声和“轰轰”的烟花声,真是热闹非凡。这引人注意的烟花色彩各异,有;红的、金的、黄的、绿的、蓝的、紫的、银的……天空变得五彩缤纷。烟花的形状也是各式各样的:有的像是一把撑开的伞,有的'像含苞怒放花朵,有的像火箭一样一飞冲天,有的如同火流星直冲云霄,还有的犹如仙女散花……真是千姿百态,夜空好似一幅美丽、迷人的画。
今年的除夕夜过得十分愉快!现在我给大家拜年!祝大家鼠年快乐、万事如意!
除夕作文 篇4
天是大年三十,家家户户喜气洋洋。
我们来到了奶奶家,推开门一看,哇,屋里布置的真漂亮,一派节日气氛:每一扇门都挂上了对联,对联红底黑字,每一幅都蕴含着美好的祝福;仔细看看,你能看到那窗户上还贴着一张张“福”,再看看墙上那一串串红色的灯笼,灯笼里安着电灯泡,一闪一闪的,美丽极了。
奶奶招待我们进了屋,拿出了买来的一大盒我爱吃的糖果糕点,我高兴得合不拢嘴。奶奶住在滨州,而我们一家则住在博兴,相隔不算太远。俗话说“每逢佳节倍思亲”,每到春节,我总会回到老家,来到繁华的城市,来到这文情四溢的老家,来看望奶奶。
看到奶奶在跟爸爸妈妈聊天,我决定拉上小姑姑到商城去逛一逛。春节到了,街上好不热闹。每个门市部门口张灯结彩,小孩子们穿着新衣服,嘻笑着在放鞭炮。鞭炮声、拜年声、还有一阵阵歌声,不时从各个小院里传出,人们脸上喜笑颜开,热热闹闹,今年的新春佳节显然比往年更为欢乐。
逛着逛着,已经快吃年夜饭,我和小姑急忙跑回家。推开门一看,引入眼帘的一桌丰盛的晚餐,有红烧牛肉,有肉炒芹菜,有红烧猪肘子,有红烧鱼片,有三鲜汤汤,有香菇鸡肉堡,当然,还有年年不可缺的,是也是我最喜欢吃的东北特色菜——酸菜。在这些令我眼花缭乱、应接不暇的大菜中,我真不知道先该吃谁。在我的印象中,奶奶从来就是个厨艺顶瓜瓜的人,我吃着,不仅觉得很好吃,而且感到了浓浓的爱意。听说奶奶为了准备这些菜,是在菜市场挑了又挑、选了又选,好几天前就开始准备了。
吃饱了,喝足了,我们全家老老少少便坐在沙发上,看起了每年必不可少“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”。这时,我们全家都会全神贯注地看晚会,不时也会发出一阵阵笑声,我想,一家人能够团聚,能在一起吃一顿年夜饭,这才是春节最大的快乐。听说这次春节晚会会有蔡依林和水木年华等流行歌星出场,我便等啊等啊,终于在“流行风”这个节目中出现了,听到他们唱起了我耳熟能详的许多流行歌曲,如一生有你、爱情三十六计等,高兴我的不知所措。最后,我们开始了激动人心的新年倒计时:10、9、8、7、6、5、4、3、2、1!啊,新年来了,我决定要以新的面貌去迎接新的一年,迎接20xx!
开始放烟花了,看那些五颜六色的烟花,真是美的享受。“彩明珠”从长筒里接连跃出10只美丽的光球来,它们的颜色各不相同:有的像一颗闪闪发光的珍珠,有的像闪耀着神秘光彩的宝石;有的喷着红光升到空中,照亮了漆黑的大地。
除夕之夜是是团圆的喜悦,是美食的享受,是烟花的壮景,是冬日的温暖,更是新年的开始。
除夕作文 篇5
室内电灯,铮亮铮亮,电视里春节联欢晚会在一首欢快的乐曲中拉开了帷幕,窗外的夜空很黑很黑,烟花、爆竹的响声连成一片,响彻四面八方,蒙蒙的烟雾给公路两旁的路灯蒙上了一层薄薄的轻纱……
厨房里,爸爸和妈妈正忙着烹制年夜饭的最后一道菜“红烧带鱼”,只见妈妈接过爸爸递过来的已经准备好的鱼,把鱼放入油锅里,油锅发出“啪、啪”的响声,妈妈拿起锅勺,娴熟地翻动着鱼,不过十分钟,香味飘散开来,馋得我直流口水。很快,爸爸和妈妈把菜都端上餐桌,看着餐桌上的鸡、鸭、鱼、肉、青菜、果汁……真是太丰盛了,看得人眼花缭乱的。大家围坐在一起,爸爸端起酒杯说新年祝语,妈妈忙着给弟弟夹菜,喝了一口果汁后,我便迫不及待地品尝起爸爸做的“爆炸头”,用筷子夹了一块,蘸点酱汁放进嘴里,又松又脆的鱼肉,配上又香又甜的酱汁,真是回味无穷,妈妈做的“火烧云”我一连吃了三四块,火红色的酱汁覆盖在形状各异的排骨上,吃起来又香又甜,回味无穷……
吃完年夜饭,爸爸带着我和弟弟到附近的广场看烟花,广场上的人真多,人们翘望着,等待着,期盼烟花晚会快点开始。“轰”的一声巨响,打破了夜空的宁静,霎时间,夜空中绽放出了一朵朵璀璨的“花”,烟火晚会在人们的欢笑声中拉开了帷幕,各式各样的烟花争先恐后地冲上天,那一朵朵的绚丽的烟花,有的似金菊怒放、有的像牡丹华丽绽开、有的像一串串的小灯笼……一波又一波的烟花之后,广场中央突然响起了锣鼓声,舞狮队在广场中央表演了起来,听着这熟悉锣鼓声,我突然想起了往年回乡下过春节的情景。乡下虽没有办法看到这么漂亮的烟花,但年味却似乎更深一些。
还记得在乡下爷爷家过春节时,吃过年夜饭,就能听到外面锣鼓喧天,出门便能见到舞龙的队伍,奶奶会点上彩烛,爸爸把早就准备好的鞭炮拿出来,热情地把舞龙的队伍迎进家门,伴着震耳欲聋的锣鼓声,“龙”在爷爷家的小院子里慢慢地绕着走了几圈,爸爸忙把鞭炮点燃,鞭炮“噼里啪啦”地炸响了。舞龙的队伍在鞭炮声中舞得更欢了,几个精彩的穿插、卧倒的动作之后,爷爷紧跟着把红包给了舞龙的人,爸爸再次点燃鞭炮,“龙”再次随着锣鼓声漂亮的舞动了起来,全家人都拍手叫好。最后“龙”随着噼里啪啦的鞭炮声出了爷爷家的门……这两年,由于爸爸的工作比较忙,没办法回乡下和爷爷他们一块过年,听着欢快的锣鼓声,我的心里不由想念起在乡下的爷爷和奶奶。“姐姐姐姐,我们一起放烟花吧!”弟弟的叫声,把我从回忆中拉了回来,我接过弟弟递过来的“仙女棒”,爸爸用打火机帮我们点燃了“仙女棒”,仙女棒散发出耀眼的火花,在浓浓的火药味中,我和弟弟笑着挥动着手里的仙女棒……
热闹的除夕之夜,在五彩缤纷的烟花中,我默默地祈祷着:新的一年,我的学业也能如这璀璨的烟花一般,开出最绚丽的花,绽放出最耀眼的光彩。
除夕作文 篇6
在除夕这天,我们一家人到了奶奶家,大家喜气洋洋围坐在一起准备吃团年,吃饭之前,放了一挂一万响的鞭炮。
爸爸把长炮铺开,歪歪扭扭的,这一看还真像一条龙,点上火,“龙”就炸了起来,让我想起了“爆竹声中一岁除,春风送暖入屠苏”。
开始吃团年饭了,大家开心的边吃边谈,奶奶端上一条鲈鱼,让我们多吃点,我一看就挥动筷子,向鱼进攻。你知道吗,吃鱼代表年年有余呢!
吃完团年饭,我的肚子早就成了小皮球了。接下来我们便兴致勃勃的出去放烟花了。我拿出最喜欢的“电光花”一点燃它就奔放起来。虽然它的寿命很短,但它对生活的热情很大,它也像星星,把它像流星一样扔向天空许个愿吧!我们还放了“好日子”这个烟花简直就是“火树银花不夜天”烟花像小精灵活泼的跳出来,又快乐的转下去。接下来放了“金丝雨”、“彩珠筒”、“金枝玉叶”……美丽的烟花映红了大家的脸。
放完烟花一看还没到中央电视台春晚的时间。就开始了家庭联欢会,奶奶唱了河南豫剧,我唱了一段京剧,哥哥背了诗,大爹和大妈在大家的劝说下好不容易唱了《天仙配》,最后妈妈发表了新年祝福。接下来大家欢天喜地的围在一起看起了春晚。
这个除夕夜大家欢聚一堂,真让我难忘。
除夕作文 篇7
除夕是指每年农历腊月的最后一天的晚上,它与春节(正月初一)首尾相连。“除夕”中的“除”字是“去;易;交替”的意思,除夕的意思是“月穷岁尽”,人们都要除旧部新,有旧岁至此而除,来年另换新岁的意思,是农历全年最后的一个晚上。故此期间的活动都围绕着除旧部新,消灾祈福为中心。
周、秦时期每年将尽的时候,皇宫里要举行“大傩”的仪式,击鼓驱逐疫疠之鬼,称为“逐除”,后又称除夕的前一天为小除,即小年夜;除夕为大除,即大年夜。
贴门神:我国各地过年都有贴门神的风俗。最初的门神是刻桃木为人形,挂在人的旁边,后来是画成门神人像张贴于门。传说中的神荼、郁垒兄弟二人专门管鬼,有他们守住门户,大小恶鬼不敢入门为害。唐代以后,又有画猛将秦琼、尉迟敬德二人像为门神的,还有画关羽、张飞像为门神的。门神像左右户各一张,后代常把一对门神画成一文一武。门神分三类:第一类是“大门门神”,多贴在车门或整间大门上,高约四五尺,宽约二三尺。第二类是“街门门神”,多贴小街门上,高约二尺,宽约一尺。这两种门神都是一黑脸一白脸两位尊神。白左黑右,白善易,黑狞恶,各手执槊钺。第三类是“屋门门神”,较街门门神稍小有限,也是黑白二神,但也有黑白二神是坐像的。屋门最多是贴“麒麟送子”像,两个傅粉涂脂梳太子冠的娃娃,各乘麒麟。这种门神,本应贴在新结婚的屋门上,以取吉利,后来也就作普通街门的新年点缀品了。
贴春联:春联亦名“门对”、“春帖”,是对联的一种,因在春节时张贴,故名。春联的一个源头是桃符。最初人们以桃木刻人形挂在门旁以避邪,后来画门神像于桃木上,再简化为在桃木板上题写门神名字。春联的另一是春贴。古人在立春日多贴“宜春”二字,后渐发展为春联。春联真正普及始于明代,与朱元璋的提倡有关。据清人陈尚古的《簪云楼杂说》中记载,有一年朱元璋准备过年时,下令每家门上都要贴一幅春联,以示庆贺。原来春联题写在桃木板上,后来改写在纸上。桃木的颜色是红的,红色有吉祥,避邪的意思,因此春联大都用红纸书写。但庙宇用黄纸,守制(服孝未满)用白、绿、黄三色,第一年用白纸,第二年绿纸,第三年黄纸,第四年丧服满才恢复用红纸。因满族尚白,清宫廷春联用白纸,蓝边包于外,红条镶于内。
除夕作文 篇8
我漫不经心地翻着20xx年的日历,忽然两个醒目的大字出现在我眼前:除夕。
我不禁回忆起了去年那天的下午和晚上:除夕的下午,大家开始包芋子饺,但是芋子饺可不是北方的那种饺子噢!它的皮是由芋子和地瓜粉做成的。看着一个个包好的,胖乎乎的芋子饺,我觉得挺好玩的,便拿起一片饺子皮,放到左手心里,右手夹上满满一筷子馅儿,放在皮儿中央,把饺子皮的两端往中间一合,使劲一捏,唉哟,馅儿就像小虫一样从饺子皮侧面“钻”了出来。我的叫声惊动了大家,大家看了看我,又看了看我手中的破饺子,都哈哈大笑。姑姑边笑边说:“瞧你干的好事,包芋子馅必须不多不少,不能捏得太用力。”我又试了一次,反而变成了“丑小鸭”。我垂头丧气地对姑姑说:“失败了。”姑姑自信地说:“再试一次吧!”我小心翼翼地又做了一遍,哇,好美丽的白天鹅芋子饺啊!
晚上吃年夜饭,大人们说说笑笑,喜气洋洋的,热闹极了!当农历新年的钟声刚刚响起,人们扶老携幼,一同放起了鞭炮。爷爷也在门前的一块空地上放起了鞭炮。放眼看去,各种烟花争奇斗艳,就像小仙女把花篮里的花撒向大地,美丽极了!这时,表姐兰琪和梁昕向我叫道:“快点来哟!”我一看,原来,她们在放烟花棒呢!“我要参加!我要参加!”我急忙叫道。于是,我从梁昕表姐手里领到了一根烟花棒,点燃了烟花棒后,我挥舞着烟花棒写了个字,没过一秒,字就消失了。随着这彻夜不绝的鞭炮声,我进入了梦乡。
真盼望今年的春节快点来临呀!
除夕作文 篇9
虽然,我已经成家十多年了,可几乎每年的除夕我都和家人在一起度过。
除夕的哪天,到了下午,我一家三口就回家和父母团聚,虽然我们在一个家属区,可平常也很少回家。
除夕,按我们家乡的规矩,通常是吃面条,俗称“钱串子”。每年都吃,从不更改。吃完饭后,就开始和面,调肉馅,然后包饺子。母亲和妻子在忙着包饺子,我和父亲、儿子在一旁聊天,这是多么温馨的家庭画面啊!我非常珍惜和家人在一起的机会。我们一般都是在春节联欢晚会开始之前把饺子包好。接着,拿出早已准备好的吃的,有自己榨的面叶,果子,各种各样的水果,瓜子,花生,糖……大家在一起热热闹闹的吃着,聊着,等到春节晚会一开始,就没人说话了,都开始认真的看电视节目。
春晚是咱老百姓的一道大餐,一年一次,没有不看的道理,就连小孩,瞌睡的实在坚持不下去,还吵着要看晚会。除夕过了这么多年了,可对除夕的习俗由来还是不大了解,今年从儿子的口中才真正了解它,儿子是从网上得到的资料:除夕,就是守岁,就是在旧年的最后一天夜里不睡觉,熬夜迎接新一年的到来的习俗,也叫除夕守岁,俗名“熬年”。探究这个习俗的来历,在民间流传着一个有趣的故事:
太古时期,有一种凶猛的怪兽,散居在深山密林中,人们管它们叫“年”。它的形貌狰狞,生性凶残,专食飞禽走兽、鳞介虫豸,一天换一种口味,从磕头虫一直吃到大活人,让人谈“年”色变。后来,人们慢慢掌握了“年”的活动规律,它是每隔三百六十五天窜到人群聚居的地方尝一次口鲜,而且出没的时间都是在天黑以后,等到鸡鸣破晓,它们便返回山林中去了。
算准了“年”肆虐的日期,百姓们便把这可怕的一夜视为关口来煞,称作“年关”,并且想出了一整套过年关的办法:每到这一天晚上,每家每户都提前做好晚饭,熄火净灶,再把鸡圈牛栏全部拴牢,把宅院的前后门都封住,躲在屋里吃“年夜饭”,由于这顿晚餐具有凶吉未卜的意味,所以置办得很丰盛,除了要全家老小围在一起用餐表示和睦团圆外,还须在吃饭前先供祭祖先,祈求祖先的神灵保佑,平安地度过这一夜,吃过晚饭后,谁都不敢睡觉,挤坐在一起闲聊壮胆。就逐渐形成了除夕熬年守岁的习惯。
守岁习俗兴起于南北朝,梁朝的不少文人都有守岁的诗文。“一夜连双岁,五更分二年。”人们点起蜡烛或油灯,通宵守夜,象征着把一切邪瘟病疫照跑驱走,期待着新的一年吉祥如意。这种风俗被人们流传至今。
今天,我们虽然没有那么多的讲究和规矩,可无论什么时候,人人都希望家人平安,幸福。每次,我们都会在看完春节联欢晚会结束后煮上一锅饺子,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,直到夜深了,才怀揣着许多美好的希望去睡了。待到第二天,将迎来新的一年,新的一天……
除夕作文 篇10
她,是一席乡愁,她,是一曲凯歌。她吹化了冰雪,温暖了寒冬。而她,就是中国人心头那抹最温暖的记忆——除夕。
——题记
中国人的心间总有一个故乡的除夕情节,这是那自从呱呱坠地之后所沾染的故乡节日气息。她是在亿万中国人心头所息的灵动的美,是所有海外学子魂牵梦萦的故地——节日。中国人听到这个平淡却又蕴意不凡的词,心头总会为之一颤,随后便又勾起无尽止的思念……
雪覆盖了整个村庄,远处的树林被白色的思念所淹没。这仿佛是上帝做了整整一夜的大蛋糕,奶油该点到的地方,都被点到了。
狗用吠声唤醒了孩子们。
随之一条小路也陆续醒来。
今天晚上就是除夕了,孩子们蹦蹦跳跳地唤醒那条还沉睡在白色梦幻中的小路。他们偷偷穿着只有春节才能穿的新衣服,不知是爱美还是怎的,他们东瞅瞅了,西看看,生怕那晶莹的雪花变成一颗颗顽固的油斑。他们互相推嚷着,手里还甩着去年还未燃坏的花灯,但那双雾蒙蒙的眼睛却是死死地瞅着河对岸的石桥头。因为他们就在上一年,在这儿有了新书包用,在这儿有了新衣服穿,还能在这儿见到那夜夜梦中出现的人,他们在等待,如同那些等待父母归巢的幼鸟一般,伸长脖颈,张开双翅,他们再等待……
一阵马达声来,一辆摩托车驰雪而来,那个最幸运的孩子被雪花打湿了眼瞳,泪水与父母衣襟上的灰尘融化在了冰雪之中,他们之间的亲情载着摩托车驶向村庄……一阵又一阵的马达声,一次又一次的欢喜与失望,谱出了除夕最揪人心肠的美——等待……
除夕之夜,一家人围坐在圆桌旁,桌上铺满一年的家什,有丰收,还有喜悦,有人眼里噙满了泪水,有人把话锁在喉咙,唯一不变的是那一席乡愁,是那一曲凯歌,是我们心中的故地。家人的牵挂,故土的召唤,我们的心再次被除夕的韵味所编织成更好的情结。一句“回家过年”,不知曾是多少人的诺言,又是多少人的思念,而终究让我们挂在心上的,也是一个“家”啊!
版权声明
本站文章收集于互联网,仅代表原作者观点,不代表本站立场,文章仅供学习观摩,请勿用于任何商业用途。
如有侵权请联系邮箱tuxing@rediffmail.com,我们将及时处理。本文地址:http://www.15033.cn/zuowen/huatizuowen/jierizuowen/2021-10-21 081818/540052.html